番禺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成立于1994年,并于2004年2 月1日正式成立 NICU,成为番禺区内最早建立NICU的单位。2004年6月成为番禺区卫生局重点医学专科。2006年成为番禺区重症儿童救治中心,为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“儿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”协同基地。2021年获批为“广东省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基地”,2022年获评为“广州市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示范单位”。 | ![]() |
科室编制床位70张,开放床位90张,含NICU床位20张,病区面积1740m2。形成了包括新生儿重症监护室(NICU)及普通新生儿病房、日间病房、新生儿专科门诊、早产儿专科门诊、新生儿护理门诊、新生儿疾病筛查、危重新生儿转运等完整的专科体系。拥有价值近1000万元的专科诊疗和实验设备,各种抢救、监护、生命支持及相关研究的现代化医疗设备基本齐全,包括:高频、常频呼吸机、NCPAP呼吸治疗系统、心电监护仪、脉搏氧饱和度监测仪、脑功能监测仪、无创血压监测仪、血气生化分析仪、远红外线抢救台、智能输液工作站、蓝光治疗仪、婴儿培养箱、彩色超声诊断仪、床边X光机、急救转运系统、医用吊塔等。近三年收治患儿年平均3175人次,其中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年平均564人次。2006年开展第 1 例动静脉同步全换血术;2006年开展第1例中心静脉置管,2007年开展脐静脉置管术,2019 年区内首次开展新生儿肺动脉高压一氧化氮吸入治疗。2014年一名出生体重800g的超低出生体重儿,经过77天的精心治疗,顺利出院。截止2023年底,目前成功救治超未成熟儿中最小胎龄为 24+4周,最小出生体重为 630克。2017 年在区内率先开展NICU新生儿袋鼠式护理、发育性照顾。2019年在区内率先开展新生儿日间病房,2023年开展出院后延续性护理居家上门服务。2024年计划开展新生儿家庭病房5间。
特色诊疗技术:早产儿、极低/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与管理;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序贯治疗(包含常频、高频、无创通气、HHFNC等);肠内、肠外营养管理;循环动力学监测;外周动-静脉同步换血疗法;一氧化氮吸入疗法;亚低温治疗;床旁动态脑电图监测;床边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;新生儿听力筛查;遗传代谢病筛查;新生儿出院后系统随访管理,脐动静脉置管,危重新生儿转运,床边X线及超声检查,发育性照顾、袋鼠式护理、居家上门服务,新生儿出院后系统随访管理等。床边新生儿全身运动评估、新生儿吞咽功能评估、床边儿童康复评估和治疗等新技术、新项目。研究方向:新生儿败血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;新生儿脑损伤(HIE、早产儿脑损伤)的基础与临床研究;早产儿的综合管理;新生儿复苏。
教学科研:参与国家级、省级多中心研究5项,获市厅级科研项目一项、承担番禺区课题立项6项,区卫健局人才培养项目3项,发表论文71篇,SCI论文4篇,参与编写论著3部,获批实用新型专利5项、软件著作权1项、市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。